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塞北|加快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建设

张家口房天下  作者:晓嘉  2018-03-20 15:02

[摘要] 塞北管理区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发展定位,坚定不移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筑起绿色屏障,守护碧水蓝天。特别是今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张家口提出的“建设好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要求,塞北管理区把生态建设作为“生命工程”,脚踏实地、创新实干、

近年来,塞北管理区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发展定位,坚定不移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筑起绿色屏障,守护碧水蓝天。特别是今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张家口提出的“建设好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要求,塞北管理区把生态建设作为“生命工程”,脚踏实地、创新实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水利、林业、农业等各项工作推动向前。

深化水利改革为可持续发展夯实“水支撑”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更是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要素”。

近年来,塞北管理区立足区情水情,以保护利用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农业水价改革、河长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进程,深化各项水利改革,使制约水利发展的“瓶颈”得以缓解,为塞北管理区的生态、经济、农业等可持续发展夯实“水支撑”。

发挥价格杠杆作用让用水量和农民“钱袋子”挂钩

为有效遏制地下水超采,提高农业用水效率。2017年起,该区大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根据农业用水量按灌溉耕地面积将水权确权到户,确定亩均水权额度为36m/亩,并确定实行“超用加价”的水价改革模式。建立了精准的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改变农业水价“一刀切”问题,实现“多用多收费,少用有奖励,水价‘渐次开花’”的水价形成机制与奖励机制。同时,完善农民用水户合作组织,成立区级农民用水户协会总会以及管理处分会。通过这些基层“水管组织”让“改革”真正“落地生根”。此次改革,将在该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区和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完善地下水灌区率先完成,到2020年水价改革工作全部完成。

全面推行“河长制”让每条河流长治久清

为了通过统筹河道保护管理规划,推动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全面改善河道水质和水环境,该区按照“一河一长、一地一长”的原则,对闪电河塞北段和沙井河所在流域范围内的支流、坑塘等流域推行“河长制”这一河道管理保护机制。实行区、管理处两级河长负责制,分别设立“区级总河长”、“区级河长”、“管理处河长”,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全流域包干的管理体系,并要求全区各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各负其责,确保区域内每条河流都有管理人,都有责任人,实现“河长”全覆盖。截至目前,该区已出台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并确立河长名单。到今年年底,将全面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河道管理体系,全区水环境质量得到初步改善,城区地下饮用水水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严控地下水开采利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自2012年以来,塞北管理区严格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严格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管理工作。按照《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规定,该区用水总量已经达到控制指标,除生活用水外,一律不再审批新打机井。同时,该区还下发了《关于在本辖区内限制取用地下水的通知》,要求凡擅自在辖区内建水工程或者取水设施的,农业局责令用水户停止违法行为并将给予相应处罚。

打造高效节水示范区铺就可持续发展之路

自2016年以来,该区全面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打造塞北管理区高效节水

推进小流域治理项目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为了促进当地小流域环境的改善,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带动生态经济发展。塞北管理区本着“成方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要求,按照由北向南阶段的开发思路,快速推进塞北管理区2017年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项目。该项目从今年8月已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5月全面竣工。

据了解,为了打造乔灌木结合、多层次立体式的生态屏障,更好的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该区制定了《塞北管理区西山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总体规划》。规划在该地区西山区域内建设一座集“天蓝、草绿、花繁、林茂、溪流”于一体的“生态公园”。本次小流域治理项目的选取立足于《总体规划》,将完成西山“生态公园”项目的水源引蓄工程部分,项目计划总投资280万元,在《总体规划》范围内选取北侧5000亩丘陵区中进行开发建设。其中,包括利用现有片林800亩并分层次造林4200亩;建设水源处排灌站1座、引水管道1条、中转蓄水池1座、高位蓄水池4座、扬水点4座、灌溉管路8.5km、新建变压器2台;新建山间道路12km,为打造“生态西山”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同时,该项目建成后还可以有效的调节气候、净化水源、噪音降低、清除污染、提升城市形象,并对项目区及周边涵蓄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防灾减灾、发展观光旅游、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起到良好的改善和促进作用,使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双提升”。

加大造林绿化力度为秀美家园构筑“林长城”

站在头望塞北,绿波林海,松涛阵阵,绿色发展理念正在塞北大地上扎根,蔓延……

为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加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宜居、秀美塞北,大力推进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塞北管理区围绕“生态立区、绿色强区”的发展战略,依托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推进“大生态”林业建设。

截至目前,该区今年上半年造林投资6781.32万元,完成国家储备林项目1.77万亩。预计,2017年造林任务全部完成后,该区森林覆盖率将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32%。加大造林绿化后,不仅可以有效减少项目区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增加森林资源储备,同时也为首都防风沙、涵水源构筑了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据了解,今年我市下达给该区的造林任务为2.03万亩,该区计划造林2.0709万亩,其中,春季造林1.77万亩、雨季造林0.3万亩。春季造林全部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在塞北管理区西山两侧及周边区域的宜林荒山、荒地内建设国家储备林及辅助设施,共计52个造林小班、24个标段。其中在西山一、二、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和二十四等标段的2600余亩“三化”精品工程区域,合理运用乔灌混交、针阔混交的方式,根据栽植地点和美观需求,种植金叶榆、丁香、樟子松和柠条等易成活树苗和可结果实的冰红果树苗30万余株,使其打造成“有香、有色、有层次”、“春夏有绿色,秋冬有红果”的立体式绿化格局,为塞北增添别样美感。

在面对艰巨的造林任务时,塞北管理区始终坚持“绿了青山白了头,誓还蓝天和绿水”的精神,走好“节能节水搞绿化”的可持续发展造林路。克服基础条件差,树木成活率低等重重困难,摸索出雨前整地、集水整地、看天植树、地膜保水、多季造林、适地适树的造林经验,探索了“谁承包、谁造林、谁拥有、谁经营、谁受益”的造林模式。

同时,该区还积极推广实用的造林新技术和新材料,针对困难立地和重点区域的储备林营造,采用非常规手段、“啃硬骨头”的造林技术和方法,全面推进生态绿化建设进程;成立造林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小组,落实责任到位,加强造林检查;遵循“植前培训、植时监督、植后验收、长期监测”的原则,设置专职护林员,对造林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对项目区进行“无死角”式巡逻护林,全力做好项目后期管理,巩固绿化造林成果,确保苗木“种一棵,活一棵”提高成活率,全力打赢塞北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攻坚战。

发展现代农业为生态建设注入“农动力”

来到塞北管理区的万亩“马铃薯大草原”上,一望无际的白色马铃薯小花汇成“花海”,隔着几百米便有一个十余米高的沼液储罐,像一个个“绿巨人”一般矗立在花海中间,硕大的高效节水指针式喷灌机正在进行灌溉作业。

塞北管理区是我市的农业大区,具有“上马铃薯之乡”的美称,但由于塞北属于水资源短缺地区,加之农业用水需求量不断加大,致使地下水长期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遏制超采区扩展、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此,近年来,塞北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了4万亩高标准水肥一体化灌溉工程。2016年,该区强力推进1.7万亩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现每亩农业节水60方,节肥率达到30%到40%。一股新科技、高节水的大型喷灌水肥一体化流行风已在塞北大地上刮起。

经塞北管理区农业局副局长张志兴介绍,所谓“水肥一体化”,就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大型指针式喷灌机均匀、准确地喷洒到农作物上,从而大大节省了水和肥料,并且还大大减少劳动力,降低农业成本,使农作物实现质、量”双提升”的新型科技节水灌溉技术。

除了水肥一体化系统设备以外,该项目还分别安装了喷灌机远程控制系统、水源智能管理系统、监控系统及控制平台。浇水、施肥、控肥、信息监控、数据分析……全都可以通过电脑联网或手机APP来实现远程操作。

据了解,该区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肥一体化项目,在张家口弘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6个种植基地实施,涉及喷灌圈51个、机井52眼。项目建设分为喷灌机远程控制系统安装、水肥一体化系统建设、水源智能管理系统、控制平台建设四大部分,共规划实施水肥一体化指针式喷灌工程23750亩。

该项目的实施将使农业生产环境实现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打造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效果,极大程度地提高项目区农业生产管理效率,减少了人力、物力,降低农业成本,有效控制了灌溉用水量,科学合理控制水肥使用量,实现降耗、增效、增产、增质的目的,让农业灌溉走上信息化、精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快车”。

同时,塞北还是畜牧业大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牲畜粪污,有着充足、便捷的沼液来源。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后,该地区便可用沼液替代部分灌溉用水,使沼液及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优化配置,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还可以通过沼液的均匀喷施,大幅度减少了化肥用量,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指标,提高了马铃薯等农产品的品质,也为解决奶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农牧结合、循环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从而推动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张家口房天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张家口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