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新闻
来源丨中新经纬(ID:jwview)
“逃离北上广”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提及,有人说这是集体抒情病,也有人说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能。
下面分享了三个年轻人的故事,看看他们离开北上广,现在都过得如何。
“认真生活的人,在哪儿都不会太差”
@小木子:心理老师,28岁,女
在上海上了四年大学,毕业后也顺利地在上海找了一份工作,只是与自己的本专业相距甚远,也适应不了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生活。加上本来就很恋家,我很快就当了同学中离开北上广的拨“逃兵”,回到了家乡小城,一个近几年才开始有电影院的地方,街边的快餐品牌只有“麦肯基”,超市里公然卖“康帅傅”和“海乙丝”,真正从一线撤退到了十八线。
现在在一所学校里担任心理老师,其余时间用来考心理咨询师证,看杂七杂八的书,学烘焙和茶艺,周末去周边的城市短途旅游,趁着寒暑假会带上家人一起出国旅游。
在上海的时候,我时刻都觉得焦虑,反而什么事情也静不下心来做,回家以后踏实了很多,工作生活都感觉井井有条,有更多时间来安排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觉得认真生活的人,在哪儿都不会过得太差。
上海外滩。中新经纬 王永乐 摄
“北上广的小鱼,游回来就是一条鲨鱼”
@盛叔:私营企业老总,36岁,男
在北京的时候换过好几份工作,在广告公司干过文案,在翻译公司干过笔译,有一阵子还去干过地产中介。刚开始的时候没钱,住在二环附近的一个地下室里,和几百个人共用一个洗衣机。
30岁,决定回家,一是因为觉得自己买房无望,在北京娶不起老婆。二是父亲生了一场大病,我觉得不能再在外面漂下去了。
回家以后,父母掏出养老钱资助我开了一家小小的广告公司,业务范围特别广:做招牌,写文案,做H5推广,设计名片……几乎什么都干。我家是三线城市,在这种地方,稍微会点不一样的大家就很佩服你。于是就把之前在广告公司学的那些推广套路全都复制过来,又加上父母亲戚全都是自来粉,业务一下子就起来了。
对我来说,北京那段经历是很难忘的,而且给了我一种底气,毕竟咱当年也是有过全球500强客户的人呢!我觉得北上广很多人其实待个几年学习下先进的东西就可以回家创业,别一直在那海洋里当小鱼,换成池塘你就变成鲨鱼了!
北京地铁站。中新经纬 孙丹阳 摄
离开了北上广,
才知道已经回不去故乡
@April:自媒体从业者,29岁,男
一年前,我把北京出租屋里的东西都打包寄回老家,带着我这两年做自媒体挣的80万回了老家,正好赶上家乡省会城市放开落户限制,赶紧落户买房,因为这个事情父母在亲戚面前风光了一把,毕竟现在的年轻人买房没有几个不啃老的。
我每天在家码字被我妈视作不务正业,她每天到处托人找关系希望我进一个稳定的单位,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而不是一个每天躲在小黑屋里敲键盘看动漫的“怪胎”。对,我妈觉得我是怪胎,就因为我不爱和人打交道,除了和志同道合的还可以聊聊天,平常只喜欢一个人呆在房间里看书看动漫写文章。
实体书店。中新经纬 罗琨 摄
还有一个原因是,虽然家里经济是发展了,但很多文化基础设施没有跟上,没有大型图书馆,没有科技馆博物馆,想去看个演唱会还得飞去大城市。
想来想去,我决定还是要回到在他们眼里“没有人情味”的大城市,那里的邻居大妈不会关心我每个月赚多少,也没有人天天催着我成家,更不会有人把我当成怪胎。想参加个展会,骑共享单车就能到。
于是两个月前,我又来到了深圳。这里离我家近,想回去的时候随时可以回,平常又可以继续做我爱做的事情不受干扰,以后父母老了,我也会接他们过来养老。
更多推荐内容:
以小见大!简单几步教你50m²装成100m²
中国最险的6大寺庙,最后一座至今无人登临!
旅行青蛙都住上了loft,为何蛙儿子独爱loft?
100万,在北京能活多久?看到答案还想漂泊么?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字
10000元/平方米
12000元/平方米
6200元/平方米
7100元/平方米
6500元/平方米
12800元/平方米
9200元/平方米
8500元/平方米
7499元/平方米
5500元/平方米